在這個快速變動的時代,真正有力量的教育,不僅僅是教會孩子答對考題,更重要的是引導他們成為完整的人。IB 課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國際文憑)正是一套以全人發展為核心的教育系統。它重視思辨、探索、責任與品格,陪伴孩子走出應試框架,開拓國際視野,培養自主學習與社會參與的能力。
在超越教育,我們相信,教育不應被分數或名校所定義。我們關心的是孩子是否認識自己、發現熱情,並具備行動的勇氣與方向。這也是我們選擇介紹IB課程的原因。
IB 課程的起源
IB 課程源自 1960 年代瑞士日內瓦,由國際文憑組織( IBO )於 1968 年正式成立,旨在為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提供兼具學術深度與人文精神的學習體系。如今,IB已遍佈全球 159 個國家、超過 5,400 所學校,成為最具國際認可的教育體系之一。這套課程不僅僅是「為升學而準備」,更是一個幫助孩子建立學習動機、探索自我與世界的完整架構。
IB 課程內容
IB 課程針對 3 至 19 歲學生設計,涵蓋從小學到高中各階段需求,分為四大主要學習階段,支持每個成長歷程。其核心目標是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國際視野、全人發展與社會責任感。IB 的四大學習階段如下:
課程類型 | 簡稱 | 教學特色 | 年齡層 |
IB小學項目
國際文憑小學課程 |
IBPYP | 引導孩子從提問出發,透過探究建立知識與自信 | 3 ~12 歲 |
IB中學項目
國際文憑中學課程 |
IBMYP | 跨學科學習,訓練批判思維與實作能力 | 11 ~ 16 歲 |
IB文憑課程
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 |
國際文憑預科課程 | 學術紮實+核心素養,為未來深度學習打好基礎 | 15 ~ 19 歲 |
IB職業相關課程
國際文憑職業先修課程 |
國際商務計劃 | 將職涯技能與學術學習結合,幫助學生探索職志與人生方向 | 15 ~ 19 歲 |
IBDP 與 IBCP 的差異及 IBDP 在台灣的受歡迎原因
在台灣,除了本地升學,許多學生也有出國留學的規劃。兩年制的 IBDP 課程,主要協助學生順利申請並銜接國外大學,因此成為許多有留學夢想學生的首選。而 IBDP 和 IBCP 都是提供給 15 至 19 歲的學生,兩者的差異如下:
→ IBDP:以升學為導向,幫助學生做好進入國外大學的準備。
→ IBCP:以職業為導向,協助學生為未來職涯打下基礎。
IBDP 課程包含的項目
DP 課程以其完整性與挑戰性,成為 IB 體系中最廣為人知的一環,並在全球獲得高度認可。學生需修習六大學科,並在其中進行深入學術學習,課程同時強調批判性思維與獨立研究能力。課程主要包括 2 大部分:
-
3 個 核心:為知識理論、長篇論文、創意行動服務,學生都需要完成,缺一不可。
(1) 知識論 ( Theory of Knowledge, TOK ):旨在促使學生思考“我們如何知道我們所知道的”這個問題,強調跨學科的反思與探究。
(2) 拓展論文 ( Extended Essay, EE ):要求學生選擇一個主題進行深入研究,並撰寫一篇4000字的獨立論文。
(3)創意、行動與服務 ( Creativity, Activity and Service, CAS ):學生需參與課外活動,這不僅有助於身心發展,還能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
6 大學科:
第 1(語言習得)至第 5 門(科學)為必修,學生需要在之中各拿下一門課。第 6 門(藝術)則為選修,如果不選擇藝術課,也可以選擇在前 5 門必修學科中再挑選一門課程。
有些科目又分成IB SL (Standard Level)跟IB HL(Higher level)兩種,學生需要在六個學科組中選擇科目,其中三門學習至HL,另外三門學習至SL
項目 |
課程概述 |
備註 |
語言習得(Language Acquisition) | 古典語言:拉丁文或古希臘文
基礎語言:12 種語種可挑選。 語言 B:23 種語種可挑選。 |
古典語言、語言 B 有分 SL 和 HL 課程。 |
語言與文學研究(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 文學:55 種語種可挑選。
語言與文學:17 種語種可挑選。 文學與表演:英文、西班牙文和法文可挑選。 |
文學、語言與文學有分 SL 和 HL 課程。 |
個人與社會(Individuals and Societies) | 經濟學、商業管理、地理、國際政治、歷史、全球社會資訊科技、哲學、心理學、社會文化人類學、世界宗教。 | 除了世界宗教之外,其餘皆有 SL 和 HL 課程。 |
數學(Mathematics) | 數學研習、標準數學、高等數學。 | 皆有 SL 和 HL 課程。 |
科學(Sciences) | 生物、電腦科學、化學、設計科技、物理、運動及健康科學。 | 皆有 SL 和 HL 課程。 |
藝術(The Arts) | 舞蹈、音樂、電視電影、劇場、視覺藝術。 | 皆有 SL 和 HL 課程。 |
IB 課程的價值與優勢
-
不以名校為唯一目標,而是為人生鋪路
IB 課程幫助學生在升學過程中擁有更多元的選擇。無論是申請海外大學、藝術學院,還是選擇間隔年探索世界,IB 學生普遍具備良好的學術基礎、自主學習能力與國際溝通力,能從容應對多變的學習環境。
-
建立真正的學習力與生活力
IB 強調批判思維、跨文化理解與多元表達,學生在過程中不只是為了考試而學,而是為了了解世界、發現自我而學。
-
成為有思考、有感受、有行動力的青年
IB 學生必須規劃服務學習與生活實踐,這些經驗成為人格養成的重要養分,也讓他們更有能力關心社會、參與世界。
台灣 IB 學校有哪些? (由北而南排列)
目前台灣共有18 所獲IB認證的學校,並列出學校的 IB 課程種類:
台北市立中正高級中學: DP 、 CP | 台中宏文國際學校: DP |
台北市濱江實驗國民中學: MYP | 台中明道國際學校: MYP 、 DP、 CP |
臺北市立育成中學: DP | 台中星光國際幼兒園: PYP |
台北市西松高級中學: DP | 南投同德中學: DP |
台北歐洲學校: MYP 、 DP、 CP | 南投均頭國際實驗教育機構: PYP |
台北美國學校: DP | 雲林維多利亞學院: DP |
台北奎山中學: PYP 、 MYP 、 DP | |
新北康橋國際學校秀岡校區: MYP 、 DP | 高雄義大國際學校: PYP 、 MYP 、 DP |
桃園市立大園國際高級中等學校: DP | 高雄美國學校: MYP 、 DP |
IB 與超越教育的共同信念:品格、思辨、探索
在教育理念上,IB 課程與超越教育不謀而合,我們相信:孩子不該被分數定義,教育的目的是引導他們認識自己、發現熱情、並學會與世界建立關係。
核心價值 |
IB課程 |
超越教育 |
全人發展 | 重視學術、品格、國際視野與責任感 | 強調品格、熱情、探索與韌性 |
獨立思考 | 知識理論課程與跨學科探究 | 啟發主動學習與挑戰思維模式 |
自我實現 | 發掘天賦與潛能,建立自我認同 | 引導學生探索價值與個人使命 |
社會參與 | CAS 服務學習制度,落實社會關懷 | 鼓勵實踐所學,成為有影響力的行動者 |
無論是 IB 課程的設計,還是超越教育的實踐,我們都堅信教育的終極目標,是讓孩子成為具備獨立思考力、社會責任感,並能主動形塑人生的未來公民。
IB 課程不是為了讓孩子跑得更快,而是幫助他們更了解自己,找到前進的方向。在超越教育,我們重視孩子的成長歷程、內在動力與品格養成。教育的目的,不是塑造標準答案,而是協助每個孩子活出獨一無二的可能性。